旅加散記(十)溫哥華新桃花源記
Author作者:Kevin Xu徐永強 2018.06.11
Author作者:Kevin Xu徐永強 2018.06.11
第十篇 溫哥華新桃花源記
對自然的向往,是幾千年來許多文人雅士們一直孜孜以求的。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使得許許多多生於亂世的人羨慕不已;金庸筆下的大俠們,在創立一番大事業之後,更多地選擇了退隱田園;而許多如現在的我們,也對過於追求功利的社會感到不適,開始尋求新的天地。移民加國,也權當是一種退隱吧。
加拿大算得上是真正的地大物博,加上地廣人稀的緣故,所以其實有很多的地方是處於野外的狀況。即使如此,加國政府對土地的使用也是小心翼翼的,不會泛濫開發土地,畢竟現代人都是十分注重環境的。即使在大溫地區這樣已經高度開發的地方,綠地的比例還是相當高的。所以在住宅區,處處可見綠色。而且離市中心越遠,那綠色佔的面積就越大。
記得初移民時,朋友帶我們去一個農場參觀,主人是一對花甲夫婦。他們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並帶領我們在他們的農場參觀。他們所住的房子不大,而且有些老舊。但他們的農場很大,而且種滿了各種蔬菜、果樹等,他們在這裡過著自給自足的退休生活,讓大家羨慕不已!後來也曾去朋友親戚開的農場去玩,感受現代化的農家生活。其實這農家生活既有鄉村的味道,卻又沒有脫離城市。因為農場其實離城市不遠,主人開車也就十來分鐘。他們也常去城市購物、探親訪友和游玩。最近又去了一個朋友家中作客,朋友是個畫家,曾因工作和生意的緣故一度暫停了繪畫,移民加拿大後那些壯闊的山川重新激發了他的繪畫熱情。移民後的時間他重新成為了職業畫家,新作佳作不斷,後來更遍尋大溫哥華地區,最後尋得一個大農場安居,他的鄰居經營的是個奶牛場、他家地下流的是一級的礦泉水,窗外便是山川美景、屋旁便是流水森林。於是他時而下地耕作,時而桌旁繪畫,時而到家後山走走,如此生活,我想陶淵明也會羨慕不已!
這就是溫哥華生活的特色,城市和農村真正的一體化了。而人們居住的地方和大自然也是相當的貼近,我們要去野外的話,近的也就是半個小時的車程。而野生動物們從野外「訪問」人類的住宅區也是很平常的事。這裡常有的新聞就是什麼小熊跑到某戶人家的後院找東西吃,又或者人們在家附近散步遇見鹿或美洲獅之類的,我就好幾次在離家不遠的野地甚至路上看見過郊狼。至於天上飛的鳥兒、比較溫順如浣熊、松鼠、野兔之類的小動物,更是在住宅區內和人們和平共處。不過有個社區的居民最近有點煩,因為那裡住了上百只美麗但高傲的孔雀,這些孔雀在住宅的屋頂、樹上溜達、拉屎,有時開派對高聲叫喊,弄得住宅區的居民不勝煩擾——孔雀的叫聲真的很難聽的。聽說有個哥們頂不住,寧願罰款也要把家裡庭院中常有孔雀溜達的樹給砍了!哈哈!
這裡的住家一般都會屋前宅後留有綠地,一來是政府城市規劃,二是人們喜歡屋前有塊漂亮的草地,種上漂亮的鮮花。有些人則在後院的地上種上瓜果等有機作物。一般來說,西方人對屋前草地保養得宜,這可能和西方園林的欣賞習慣有關。他們喜歡草地如地毯般平整,保持常綠。所以定期初雜草、剪草、施肥、打邊,沒有一絲馬虎。記得以前住的地方鄰居是一對意大利退休夫婦,屋前草地十分漂亮,他們也常常端坐在屋前,若有人不小心踏上他們的草地便給予嚴厲眼神掃視。相反,東方人就喜歡在後院勞動,種上各類瓜果蔬菜,以豐富伙食品種。我們家既對打理草坪失去耐心——無論怎麼努力去除草、施肥,那草地還是無法和地毯相媲美,於是用東方園林思想去敷衍自己——隨其自然嘛!同時在後院勞動的成果也不算大,種的豆子番茄還行,蔬菜的收成和投入就不成正比。看來我們還暫時不能成為農民階級,所以我們買屋時曾有朋友建議買個農場,我們想了想還是等退休時再說吧,畢竟這也是蠻需要時間和耐性的。不過我們家的園丁對種花倒是很有心得和熱情,每年開春播種,定期澆水施肥,經過她的開心經營,家的前後院都開滿了不同的鮮花。而且她還頗有研究地根據光照時間、季節來科學合理地分配不同的鮮花種類,使得花園從春天開始,不同的時間段有不同品種的鮮花盛開。感謝她的辛勤,我們回家都會有花香迎接。這裡家家都種有鮮花,街道上處處是花樹,溫哥華可是名副其實的花城了!
原來前院還有一棵很大的櫻桃樹的,每年春天櫻桃花盛開如白雪飄飄,之後結出滿樹的櫻桃果時又是讓人食指大動,每天摘果成了一大樂趣,到了秋天窗外一片金黃,更有很多鳥兒常在樹上歌唱,我們都十分喜歡門前這棵大樹的。只是這棵樹有些年紀了,時不時有樹枝掉落,而且樹干也開始有些傾斜,於是我們和鄰居都向市政府反映過。後來市政府派人來查看,我們原本以為只是做些剪枝之類的修正,沒想到來人卻說這棵樹已有些危險,需要盡快砍掉。由於這棵樹是位於我家、鄰居家及人行道三方交界,市政府佔主要業權,故此市政府很快就派人用了兩天時間就把樹給砍了。雖然消除了安全隱患,但前院忽然有些空蕩了,只剩下一個大樹樁,心裡感覺有些不舍。自然循環就是這樣,有死也有生。有一天鄰居忽然跟我說,他家有多余的李樹,問我是否想種棵李樹。我當然求之不得,欣然接受了。想起以前去朋友家中摘李子吃得樂趣,我立馬將小樹苗種在後院,然後澆水施肥。樹種下後的第二年便開始開花結果,雖然數量不多,但也是酸甜可口的。不過前院的蘋果樹就一般了,雖然有時也結了很多的果,只是比較酸澀,我是喜歡看蘋果花多些。
雖然我們都不算勤快,但平日花在打理庭院的時間還是不少的。春天播種施肥,夏天澆水剪草,秋天打掃落葉,冬天鏟雪撒鹽。更不用說房屋的各種日常打理了。不過這都是大溫哥華居民的日常了,而且許多人都是樂此不疲的。畢竟每天辛勤工作歸來,每個人希望回到一個溫暖舒適的家!
居住在美麗的溫哥華,我們是幸運的。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空氣清新、山清水秀和百花常開,多元文化、社會有序、民風友善和生活自由,於我們來說,已找到了心目中的桃花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