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貴自然 心得齊分享
Author作者:Kevin Xu徐永強 2010.10.03
Author作者:Kevin Xu徐永強 2010.10.03
——雷華鋈先生《攝影心得之交流與分享》講座
「不要說我『沙塵』(廣東方言:指輕浮、驕縱),在這裡,我只是和大家分享我多年攝影的心得。」雷華鋈先生的開篇很是謙虛。
但今天下午在會所上我們欣賞他帶來許多精彩的攝影作品,覺得他即使不「沙塵」,也可以很「牙擦」(廣東方言)——引以為傲。
雷華鋈先生是溫哥華中中校友會的創會會長,加拿大著名攝影家。雷華鋈先生從事攝影研究三十多年,對攝影藝術有很高的造詣。在藝術的追求中,他師化自 然、返璞歸真。他的作品,色彩自然、構圖別致、主題明朗。有動的捕捉,有靜的描寫,有反映現實生活的,有記錄歷史陳跡的,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
雷華鋈先生在加拿大曾創辦《中國風光》、《加拿大風光》和《大地風光》等大型攝影展覽,也曾在中山舉辦過《故鄉情》攝影藝術展覽,廣受觀眾的贊譽和好評。
今天下午在校友會會所,《攝影心得之交流與分享》講座上,雷華鋈先生帶來他多幅的攝影作品,和參加講座的校友們分享攝影的技巧和心得。
「玩攝影可以很『敗家』」,雷華鋈先生說的是攝影需要投入,除了設備上需要投入金錢外,也要投入很多的時間。「我是退休後才可以到處去旅游、去影相。」投入了,自然就會有收獲,這是雷華鋈先生的經驗之談。隨時代的轉變,現在攝影所花的金錢可以不多,但專心致志的投入精神還是不可或缺的。
雷華鋈先生從《理念與作用》開始,向大家闡述了攝影的《主題》就是要明確表達攝影的目的和要求;攝影作品《構圖》很重要,要利用正偏、虛實、遠近、明暗等配搭,獲取最優美的角度與線條;至於攝影的《光源》,就分自然光、輔助燈光、影室燈光等;除了自然的題材,攝影作品也包括《人為藝術的題材》,需要了解其時代及歷史背景,觀察其獨特氣息,符合原作者的思想和表現。
雷華鋈先生強調了攝影的《創作要求》:除所需最基本的真實和美感外,更需注入思想、投入感情,使作品擁有潛在的生命而能與觀眾感應相通、產生共鳴。
雷華鋈先生特別提到了《誇耀式標奇立異的作品對比自然色的返璞歸真》,他開始的時候,也是比較喜歡創作色彩鮮豔的作品,無疑那些鮮豔的色彩是很吸引人的。但隨著人漸成熟,加上個性的淡泊、不重名利、熱愛自然,他是越來越喜愛那些自然色澤和格調的作品,認為他們更深入人心、具有親切感。從他所帶來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這種風格的體現,他自己也自詡自然攝影愛好者。當然,由於各人的性格、思想、興趣、修養、學識、觀念、際遇、生活、環境、時代、宗教、社會等各異,各有所好,所以每個人的《愛好的定論》也不盡相同。
最後雷華鋈先生向攝影同好者提出語重心長的《建議》,多看作品、多讀書籍、多交朋友、多聽講座、多上課程,當然,多創作是必須的。只有不斷的吸收、研究,才能開創自己的風格。
雷華鋈先生特別提到84年在溫哥華舉辦《中國風光》攝影展的往事。那時候,有攝影家在日本人的授意下展出了負面反映中國的攝影作品,使有愛國心的人們覺得需要有些正面反映中國的攝影作品,讓這裡的人們真正認識中國。於是愛國心的驅使,他拿出了許多拍攝中國美麗風光的攝影作品,連同許多當地的藝術家們一道,共同創作,構思了一個結合攝影、書法、詩詞的展覽,讓當地的人們更多地了解認識中國,讓中華文化在多元文化的加拿大社會中得到傳揚。這在20多年前的加拿大來說,實屬一個創舉。
雷華鋈先生在講座中用許多他的作品來示范,這樣大家就更直觀容易地了解和認識。他也喜歡和大家交流,每一個講題結束,都會和大家就這個講題進行討論,就大家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講座在輕松的氣氛中進行著,不知不覺間大家得到了一個很好的享受,從中學到了平時書本中學習不到、生活中忽視了的許多知識。
謝謝你,雷華鋈先生!
雷華鋈先生展示多年前的留影,說明攝影帶給人們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