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了溫哥華!
Author作者:Kevin Xu徐永強 2011.09.05
Author作者:Kevin Xu徐永強 2011.09.05
文/蘇利民
大家看了標題和署名,千萬不要以為是前溫哥華市長蘇利民要離開溫哥華。此蘇利民不同彼蘇利民,此蘇利民乃筆者之新筆名,至於為何叫這名字,先買個關子,留待最後解釋。
但標題說的確實當真,就是筆者要告別自打移民以來一直居住了多年的溫哥華了。
在移民之前,筆者曾有過一番掙扎,就是登陸的地點是溫哥華還是多倫多。兩個城市各有千秋,一個風景獨好、環境氣候誘人,一個工作機會較多、發展有前途。幾番衡量,想著既然我們移民是奔向美好生活的,為何要去一個冰天雪地的地方?於是便選擇了溫哥華,這個多次被評為最適宜居住的城市。
初來乍到,果然深深被溫哥華的山明水秀和和暖的氣候所吸引。於是無論是工作的機會是多麼的疲乏,也不管周邊城市的發展機遇是多麼的誘惑,我們只是陶醉於溫哥華山好水好的壞境之中,工作之余常常和友人結伴游玩於溫哥華周邊秀美的風景。而且隨著中國移民的逐漸增多,來自家鄉的朋友們也越來越多了,甚至於成群結隊、結社,就差沒結黨了!
溫哥華,儼然已成為我們的第二故鄉了。
但,好山好水畢竟不能養活人。幾任市長下來,溫哥華的經濟不見大漲,反而由於海外投資移民的增多,房地產一路高歌猛進,成為一個新的投資冒險家樂園。對於本地人來說,房屋負擔指數也成為全加第一!
於是對於大多的這些工薪階層來說,房屋成為一個奢侈品!
這有違一個最適宜居住城市的本意。
畢竟,房屋只是人生最大的一件消費品,當它成為一個投資工具的時候,生活的意味便失去了。
於是隨著工作重心的轉移——我們的工作地點都不在溫哥華了,便想到了離開。
告別溫哥華,正如當初選擇移民溫哥華一般,也是經過了一番的思索和爭斗的。畢竟這裡有許多熟悉的東西,住家、學校、公司、公園、商場,還有同學、同事、朋友等等,等等。但人心思動,總是找到一個合適的理由讓自己覺得,離開是適當的。
於是,在8月底的一個夏天,我們把大包小包東西搬上了車子,揮揮手,告別了居住多年的房子。
告別了,溫哥華……
不過我們沒有離開的很遠,我們只是移居到了大溫地區的另一個城市——素里。
作為一個新興的城市,素里已成為大溫地區中最有活力的一員。在雄心勃勃的素裡市長的帶領下,無論是人口、城區、商業、經濟,還是市政、建設等方面,都給人蒸蒸日上的感覺。過去的犯罪率高、城區髒亂等問題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交通和市政建設規劃遠大,展示了成為BC省第二重鎮的雄心。更為重要的是,這裡的房屋是許多的工薪階層可以負擔的。於是現在素裡的發展速度遠遠高於許多人的想象,許多的年輕人、工薪階層都移居素里, 而這些人正是構建一個可發展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在,我在新家後院的露台上,看著黃昏的落日慢慢消失在周邊郁郁蔥蔥的樹叢之中,享受著難得片刻的寧靜。遷入新居,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這個禮拜,下了班便是在家裡弄著搞那,沒有片刻的空閒。終於,趁著現在有些許時間,寫下這篇短文,分享此刻一時的感觸。
最後交代的是,筆者的名字蘇利民其實是素里民的諧音,從搬家時算起,筆者就成為一個素里的居民了。
當然,筆者依然會常回溫哥華的,因為那裡有太多熟悉的人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