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的藝術——中中情緣三十載音樂會的感想之二
指揮的藝術——中中情緣三十載音樂會的感想之二
Author作者:Kevin Xu徐永強 2019.07.03
Author作者:Kevin Xu徐永強 2019.07.03
溫哥華中山各中學校友會≪歲月留聲:中中情緣三十載音樂會≫圓滿結束了,大家對整晚音樂會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合唱、獨唱、音樂、舞蹈、燈光和音響效果、舞台背景,還是場刊和門票設計?
當然以上部分都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否有些東西被忽略了?
對,我指的是演出時一直背對觀眾的指揮。
而事實上,指揮是歌詠團的靈魂人物。團員們面向觀眾演出,但更多的關注著指揮,跟隨著指揮的手勢演繹不同的曲目。演出的效果,要視乎指揮對整個演出過程的控制,通過指揮對曲目的理解、節奏的掌握,再由指揮的手勢甚至情緒帶領團員們去演繹。所以現場演出的好壞,除平時練習之外,現場指揮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其重要性,更甚於球隊的教練。而指揮的作用還不僅僅在此,更重要的,是指揮對日常對團員的練習的指導、不同聲部的合理調配、音樂會的組織、人員工作的安排、舞台燈光音響的調試等等。可以想象,沒有一個好的指揮,是不可能有一場好的音樂會的。指揮的藝術,是衡量一場音樂會的重要指標。
而不知不覺間,陳建中老師擔任中中歌詠團已有八年時間了。自從八年前應陳富民會長的邀請擔任中中歌詠團的指揮以來,陳老師一直以最大的熱忱每周風雨不改地出現在中中的會所,帶領團員們用專業的精神去練習、去參加各種各樣的演出。而中中歌詠團也逐漸成長,隊伍不斷壯大、水平不斷提高,並在社區中展露頭角,成為溫哥華中中校友會的骨干力量和會員們施展才華和聯誼聚舊的平台。這一切,陳老師功不可沒!
但以往的音樂會,由於指揮總是背對著舞台,所以大家在現場或之後的報道中,很少看見指揮是如何工作的。於是今年的音樂會,我決定走到舞台的背後,一一拍下指揮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