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加散記(三)奔馳於溫哥華
Author作者:Kevin Xu徐永強 2018.05.26
Author作者:Kevin Xu徐永強 2018.05.26
第三篇 奔馳於溫哥華
第一篇說到剛到溫哥華我們便遇到了巴士司機大罷工,由於這裡是所謂的自由社會,工會有相當大的權利組織工人與資方對抗,而政府不能隨便插手。結果每隔一段時間(一般是合同期滿),工會便會跟資方就新合同的內容(其實就是工資——錢)討價還價,一旦談不妥便升級到罷工行動。而政府往往只是作座上壁,非不到最後關頭不出面。所以這裡的人對罷工已是司空見慣——沒有辦法,這裡的巴士司機、護士、垃圾回收工人、教師等等,輪流進行罷工,每過多久,市民便會看到有關罷工的新聞,感受到罷工所帶來的不便。這次巴士司機罷工,便使得以巴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市民頗感不便。於是買二手車的人便多起來了,當中便包括我們這些新移民。
在溫哥華,二手市場十分興旺。由於這裡移民多,人口流動量大,許多人剛到時,一切從頭開始,在還沒有穩定的情況下,收緊銀根、買二手貨便成了首要選擇。溫哥華有份免費贈閱的報紙《買賣報》,用它進行交易的量也很大。許多人通過它與賣家(許多是回流人士)聯系,車、房子、家私、電視機、工具等等,什麼都可以買——只要他敢賣你肯買。於是,我們也常常拿份來看,有空又跑到車行,這裡看看,那裡轉轉,這裡二手車很多,但良莠不齊,由於沒車實在不便,我們也不做太多的選擇。在朋友的幫助下,買了一輛二手車,保養得還算可以。有了車,便可以在溫哥華縱橫馳騁了!
剛到溫哥華的時候,對她的街道名稱覺得有點奇怪又有點好笑:東西走向的路或街從北向南,按數字順序排序,從1號路一直排到61號路,十分簡單。而且每條路都很長,由東到西都是這條路,不象中山,一般兩個路口之間便是一條街。所以,當我們還是用中山的習慣來看的時候,便有了以上的感覺,而且很不習慣。慢慢的,我們才感到這樣設計的匠心獨運:從地圖上看,溫哥華就如一個棋盤,每個街區基本上是方方正正的,面積相差不大,棋盤上的線就是一條街(或路)。這樣,你在找一個地方的時候就非常方便了,只需知道這個地方在什麼街St.(南北縱向)與什麼路Ave.(東西橫向)的交叉點就行。而且,每個街口都會標上門牌號,來到街口便可知道離所去的地方有多遠。而且溫哥華北邊那些大山,也是很好的坐標指南。所以即使來這裡不久,也不容易迷路。
當然,規劃整齊——這只是硬件環境,中山都規劃良好啦!令我們感嘆的是軟件環境——因為私家車十分多的緣故,這裡的交通十分繁忙,但都很有秩序,大多數司機們都很有禮貌,嚴格遵守交通規則。故此,即使是車多緩慢,人們仍守規矩而行,甚少見到國內常見塞車時搶位而互不相讓的危險場面。7月1日是加拿大國慶,這晚,我們幾個朋友開車到史丹利公園看焰火。由於很多人去看,結果在公園裡大塞車。離去時,車龍非常有順序地離開。遇到兩路合一路時,兩條車龍很自覺地各走一車,梅花間竹般,秩序井然。人在路上走,遇到過路口時,汽車司機一般會很有耐心地等待,讓行人先過。幾輛車在十字路口相遇,會嚴格按交通規則規定的順序行車,不會亂來;有時兩輛車相遇,會相互等待或揮手示意對方先行;有時兩車在狹窄的內街會車,當你讓到一邊讓對方先過,對方過車時會點頭向你表示感謝。如此良好的交通意識,來自兩方面:一為人們自覺形成的良好的交通意識和習慣;二為嚴格的交通規則和利益制約。前者無需多言,後者則是親身感受。首先是這裡的交通規則很嚴格、很細致,而且強調的是行車安全。這裡考車牌不象國內容易。我們這些有國內車牌的新移民,抵加後90天內駕照有效。所以這段時間便要盡快考牌。首先考的是筆試,需要熟讀一本叫《道路駕駛意識》的書,裡面講述交通規則,十分詳細。考試方式為電腦答題,可用中或英文,在隨機選出的50題中答對40題便可及格。筆試不算太難,難的是路試。筆試及格後通過視力檢查,然後預約日期進行路試。路試不象國內只需開幾分鐘車便可,它需要你在考官嚴格監控下,在大約50分鐘內根據考官的指示進行如左轉、右轉、轉線、倒車、泊車、進出高速公路、指出潛在危險等等動作,而且這一切都是在繁忙的馬路上進行!一旦你出現危險動作(如有個行人正過斑馬線,而你卻在此時拐入),考官便會判你不及格!假如你不嚴格按交通規則要求做好動作,錯誤過多,扣分過多也會肥佬(Fail)。所以,這裡許多人考牌一次兩次不過很正常,甚至有些人在國內開車多年,積習難改,結果考了四五次都不過,認真老貓燒須!不過只要你駕駛動作規范、按規則行車,考過路試也不太難。拿到車牌,在路上開車也需十分小心,因為假如發生交通意外而責任在你的話,你的金錢損失就大了!這裡買車首先要辦的事便是買保險(不買就不給牌)。溫哥華位於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簡稱BC 省),ICBC是BC省保險局的簡稱,這個公司是BC省辦的保險公司,主管汽車保險、汽車牌照、駕駛證等業務,所以這裡沒有交警。發生交通意外,基本上是當事人根據情況報告ICBC然後理賠,只有情況嚴重(如車輛嚴重損壞或有人傷亡)時,警察才會出動。這裡保險費根據你的駕駛年份和安全紀錄計算,年份越長而且安全駕駛的話,保險費越低。我在國內開出了超過8年的安全駕駛紀錄,保險費便可打個6折(每年折扣5%)。因為這裡油費、停車費相對便宜,沒有國內什麼養路費、過橋費等雜費,所以養車費用最大的一塊是保險。如你在路上犯錯而造成交通意外,那保險公司就不跟你客氣了,第二年的保費便會成倍增加。所以這裡的人為避免經濟上的損失,一般都會小心駕駛。
好了,羅嗦了那麼多,總算可以在這美麗的溫哥華享受駕車的樂趣。在夏天燦爛的陽光照耀下的周末,我們一家人或去購物,或去朋友家,或去游玩。在史丹利公園的草坪上、在英吉利海灣旁的沙灘旁,在哥倫比亞大學(UBC)森林覆蓋的校區內,在北溫的群山裡,在伊利莎白女王公園的綠樹叢中,印下我們的足跡。每周我們都會去T&T 大統華、Superstore 、Safeway、London drugs等超市購物,有時會去一些大的綜合商場(Mall)閒逛。一去就是半天。溫哥華山坡很多,所以路也是隨著山坡一會上一會下的,開手排檔車就辛苦了,光是斜坡起步就夠煩的。剛來時,因為沒有巴士,我也曾經買過一輛爬山單車在路上騎過,結果只有一個字:累!上坡時沒勁,下坡時害怕。試行半天不到趕緊宣布放棄,單車放了幾天退回商場(幸好30天內可退貨)。但開汽車就輕松了,還可以高瞻遠矚,沿途欣賞溫哥華的風景。當你上了一個山坡,一眼望去,在你腳下大道兩旁,是翠綠的草地、參天的大樹,正對著你的,是巍巍的群山——這是多麼的賞心樂事!不過這裡有個笑話,有天我們上了一個山坡,遠遠看到前面是一大片平整的草地,我對妻子說,哇!多麼的漂亮,是那個公園?開車駛近,發現有點不對勁,怎麼草地上有些石碑?然後才恍然大悟!然後大笑!呵呵,我想你們都猜到這是什麼了。
有了車,考了牌。生活中衣食住行中行是解決了,但在異國安居樂業,我們還有許多事要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