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加散記(一) 迷失於溫哥華
Author作者:Kevin Xu徐永強 2018.05.24
Author作者:Kevin Xu徐永強 2018.05.24
有寫這些東西的沖動,是源於想移民的時候。為什麼好好的,要跑去那麼遙遠而陌生的國度,重新開始?是為了去移民公司所宣傳的「天堂」,還是想換一個新的環境、尋求新的發展,或者想投奔自由?其實生活可以很簡單,就看你怎樣去看。我們所追求的,是一個比較自然的環境——那裡空氣清新、天空晴朗、風景優美,住在寧靜的小屋裡,享受鳥語花香以及伸手可觸的滿眼的綠,閒時可以去郊游度假。我們不期望暴富,只希望能可以在公平自由的環境裡一展所長,而我們的後代可以在這公平自由的社會上成長。這或許我們移民加拿大的原因吧。但現實是否如此,我們需要付出多少的犧牲、作出多少的努力?這些未知數只有以後才有答案。移民前,經常上網看些別人的故事,往往從中得到啟發,也使我們來加拿大前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備。臨走前,也有不少好友向我們了解情況,或者出國夢許多人都有,但為什麼出國?個人的原因目的不同。故此,我希望通過我們的故事,能給大家一些啟發,也讓關心我們的親朋戚友們了解我們的情況。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堅持寫這些東西到什麼時候,也不知能否寫好——往往由於文筆的膚淺而止步。反正,想寫時就寫,寫到那算那吧——故曰《旅加散記》。各位看官見笑了。
第一篇 迷失於溫哥華
我們是於2001年5月7日早上踏上往加拿大的旅程的。選擇這個時候,是因為此時加拿大正開始夏季,氣候比較適宜。特別是我們的兩個小寶貝,我們可不想他們不習慣呀。准備時間較短,走得有點匆忙——我們迫切開始新的生活。由於要帶的行李較多——特別要全程重點保護的兩個小寶,故此我們選擇了最近的路線:從中山港坐船到香港,然後直飛溫哥華。有親友的陪伴接送,還算一路順風。但開始就有點麻煩了,在中山港海關,那些關員們左看右看,就差點沒倒過來看我的移民紙——不懂!最後是一個看起來老的經驗豐富點的拍了板——「移民紙是這樣的,讓他們走吧。」幸好沒把我們扣下研究。還好表哥已幫我們辦好行李托運的手續,免得我們手忙腳亂。以後就一路順暢啦:香港及加拿大的海關和移民局的人態度好多了,沒有那種嚴肅的如臨大敵的樣子,有的只是親善的笑容。在朋友們的幫助下,我們還有時間去酒樓飲茶、在朋友家小坐。在飛機上,兩個小朋友很乖,吃飽了就睡,我們開始還擔心這12小時不知怎樣熬呢。當然,一路上他們都是引人注目的,飛機上一個大個子還跟皓皓玩了好一會。由於溫哥華與中山有16小時的時差,故抵達溫哥華機場時仍是7日的中午時分。由於新移民很多,等候辦理登陸(landing)手續費了不少時間,到最後行李檢查時機場人員見我們是新移民,一揮手便讓我們從綠色通道走了。
當我們走出溫哥華國際機場時,已是當地時間下午,迎面而來的是一陣清涼的風——對於剛從炎熱的中山過來的我們來說,甚至是有點清勁了,說是開始夏季了,但這裡的氣溫還是10多度左右。接機的朋友已守候多時了,坐上他們的日產四驅吉普,我們開始了在溫哥華,也是在加拿大的旅程。一路上甚少見到高樓大廈,也不見熙熙攘攘的人群,溫哥華給我們的第一印象便是到處是草地。那不是國內遍植的那種草地,象是隨意生長卻又修剪整齊,草地上還有許多不知名的小花,點綴在綠茵當中,分外可愛。路旁多是兩層左右的小屋,屋前花園上人們種了各種各樣的花草綠樹,許多我們不知是什麼。廣州號稱花城,與這裡相比,簡直是一個天、一個地啦!路上除了車流便很少見到人,更不用說見鬼(佬)了。喜歡熱鬧的人剛來這,肯定120%不習慣!
初到溫哥華的一些日子,我們住在朋友家裡,他們在這裡也有一段長的日子了。住的房子是自購的,這裡的人多是住這種兩層高的小屋(House),也有住國內普遍的公寓式房子(Apartment)。屋的前面是一個花園,後面是車房及花園——也有人在上面種菜。溫哥華很大,但除了市中心(Downtown)有些二三十層的大樓外,基本上住宅區都是這些各式各樣的小屋,而且規劃整齊,所以剛來時隨著朋友的車在溫哥華轉,感覺都差不多樣子的——真的有點迷失了。
迷失的感覺還是因為沒車,我們來的時候正碰上溫哥華公共汽車司機大罷工,罷工已有月余,而且還在繼續。司機們不滿薪金提高的幅度,在工會的大力支持下(每周補貼200加元),與資方來一場持久戰,而省政府竟說不便插手——說這是司機和工會的權利。我們剛來便嘗到了「萬惡」的資本主義的「優越性」了(與此同時還有護士也在罷工),哈哈!大多數溫哥華人無所謂,因為有車,至多油費貴點。卻苦了沒車的人——新移民首當其沖。溫哥華地方很大而且分布也很散,要想轉幾個地方,沒車十分不便。所以剛來這段日子,對我們來說,是迷失的日子:除了朋友有空載我們出外辦事買東西外,我們只能呆在屋子裡,這個我們期盼的地方到底是什麼樣的,我們卻是「只緣身在廬山中,不識廬山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