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歌寄意(五)中山的音樂家
Author作者:Kevin Xu徐永強 2012.05.29
Author作者:Kevin Xu徐永強 2012.05.29
剛剛收到父親寄來的首日封。在電郵資訊發達的今日,即使是蓋上航空郵戳的平郵顯得還是太慢了,不知是否正趕上加拿大郵政工人罷工,這封由上月中山發出的信居然漂泊了一個多月。但即使如此,實實在在的東西是虛無縹緲的電子信息無法替代的。除非如同科幻電影般,可以瞬間傳遞物體。
說多了,讓我們回頭來看看這個首日封。這是4月15日發行的《中國現代音樂家(一)》郵票的首日封,紀念中國四個著名的音樂家。其他幾個我不多介紹,其中一個是父親在電話裡特意向我提起的。
蕭友梅,這個名字可能對許多人來說是陌生的,包括對於音樂不通的我。查了查資料,原來他是中國專業音樂教育的奠基人和開拓者,著名音樂理論家、作曲家,大名鼎鼎呀。在音樂方面,蕭友梅有許多中國的第一:在留德期間所作《D大調弦樂四重奏》是我國第一部弦樂四重奏;所作以中小學校學生為對象的《今樂初集》(1922)和《新歌初集》(1923),是我國最早出版的兩本教材歌曲和個人作品專集;1924年為紀念「五四運動」5周年而作的《五四紀念愛國歌》,則是我國最早謳歌這場偉大運動的曲作;作於1930年的《秋思》則是我國第一首大提琴獨奏曲。蕭友梅還憑借自己淵博的學識和藝術才華,編撰了一大批音樂教材、論著,並創作有多種體裁的音樂作品,並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專業高等音樂學府——國立音樂院。
說了這麼多關於蕭友梅的事跡,我們應該感到分外的驕傲。因為他出生於中山,是我們中山人!
而且蕭友梅從小就與國父孫中山相識,孫、蕭梁家是彼此熟識的世家,後來孫、蕭又都為同盟會的革命同志。蕭友梅在中華民國政府擔任多項教育、音樂方面的官職,為中國的教育和音樂事業做出了卓絕貢獻,如同孫中山先生被奉為國父一般,蕭友梅先生也被視為中國現代音樂之父,他是我們中山人的驕傲!作為中山人,更多地了解這位中國音樂之父是應該的,這裡選取兩首蕭友梅的作品與大家分享。
蕭友梅《問》
http://www.tudou.com/v/Z8tMYkDTQrA/&resourceId=0_05_05_99/v.swf
中國遠征軍軍歌(從軍歌)
http://www.tudou.com/v/_1Lfftge-6I/&resourceId=0_05_05_99/v.swf
蕭友梅先生(1884-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