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山》的辛酸到新西敏市的道歉
Author作者:Kevin Xu徐永強 2010.10.10
Author作者:Kevin Xu徐永強 2010.10.10
一口氣看完張翎的長篇小說《金山》,掩卷之余,竟覺得隱隱的痛。長時間的用眼,眼睛是困倦中帶著刺痛;更多的是內心的血在滴,那種錐心的疼痛令人難受。
知道張翎這個僑居多倫多的作家,是最近的事。先是「中山杯」文學獎,她的《金山》獲獎,然後又有報道說有導演將改編《金山》為電影。接著馮小剛的《唐山大地震》在國內引起轟動和激烈的評論,也讓原著小說《余震》和它的作者張翎更廣為人知。
於是去圖書館借書時,眼睛便有意無意地尋找張翎的名字,看到厚厚的《金山》,便帶了回家。許久沒有看小說了,尤其是400多頁的長篇小說。先是一直說不會花時間看閒書的妻子用了兩天休息的空檔居然把它看完了,讓我驚訝不已、更感期待。於是便熬了兩個夜晚,看完了這本獲獎的小說。
《金山》通過講述開平方得法一家人在溫哥華的故事,把我們隨著方家的後人帶回那段心酸的歷史。 那是苦難的中國,為謀生計,方得法飄洋過海,登陸維多利亞,然後在菲沙河的峭壁上開鑿橫加鐵路,九死一生。方家在溫哥華創業,辛苦所得,為著就是讓家鄉的 人過好日子。個中艱辛苦楚,後人沒法體會。生活的艱難、工作的辛勞、高昂的人頭稅、苛刻的排華政策,他們苦苦地支撐著,為的是大洋的另外一頭。於是當國難 當頭時,他們沒有猶豫,辛辛苦苦掙來的錢,他們捐給國家,為戊戌變法、為辛亥革命、為抗日戰爭,他們義無反顧、全心投入。雖然方家的結局是淒涼的,他們的 生命在一次次的不幸中煎熬著,寄人籬下、骨肉分離、種族歧視,一點點地把他們的意志耗竭。然而,他們對加拿大社會的貢獻,終於獲得了認同。二戰方家子弟等 眾多華人獻出了生命,感動了加拿大,獲得了社會的認同,從此華人的地位開始改觀。現今加拿大多元文化的結果、華人地位獲得的肯定,一切都是他們打下的根 基。
最苦的日子終於過去,現在我們這些新移民所經歷的苦,和先僑們的苦相比起來,實在是微不足道。現在的加拿大,實行的是多元文化政策,許多對少數族裔的不平等政策,正在逐步得到平反。
今天,是一個值得加拿大華人紀念的歷史性時刻。大溫地區新西敏市成為加拿大首個向華人社區正式道歉的城市。而 在早前,加拿大政府公開為人頭稅向華人正式道歉,更令廣大的華人欣然,那長久在心中的刺痛,漸漸消逝了。隨著海外華人的不斷爭取和努力,隨著中國在國際地 位的不斷提高,現在海外華人的地位已和過去相比大大提高。《金山》的故事,我相信不會重演了。但作為新一代的移民,了解和認識先僑的歷史是很有必要的。只 有認識歷史,才能更好地為華人爭取正當的權益,才能更好地履行我們的義務,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才能更好地在這異國他鄉生活。
新一代的華裔移民,移民的目的已和《金山》的主人公們大不相同,他們懷抱著更高的理想,渴望的是更好的生活質量,更和諧的社會環境。雖然,他們要面對的依然 有著許多和《金山》的主人公們相似的困難和辛苦,或者有著不同的問題,畢竟社會在變遷之中,但我們相信,《金山》的主人公們能克服的,新移民們也能克服。 作為海外華人,我們更要團結起來、相互扶持,發揮社團的作用,多投身社會、參與活動,融入主流、成為主流,譜寫華人新的歷史篇章。
推薦更多的人去讀《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