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於815與918之間——抗戰勝利了嗎?
Author作者:Kevin Xu徐永強 2005.08.29
Author作者:Kevin Xu徐永強 2005.08.29
815,是一個戰爭的結束。它的起源,卻是一個918。都說8年抗戰,事實上戰爭是打了14年。14年的戰爭,中國死了整整一代人;14年的戰爭,中華民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凌辱;14年的戰爭,中國處處是焦土;14年的戰爭,對於幸存的中國人來說,是一場惡夢;14年的戰爭,對於所有的中國人來說,永遠是一個傷痛。
6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人終於無條件投降,打了14年的戰爭結束了。60年後的8月15日,各大媒體均以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為題津津樂道。但看著各媒體報道中憶述戰爭的慘況,一幕幕如悲情電影般在眼前,一個個悲壯的故事烙入腦海,一個疑團在腦海冒起並越來越大——抗戰勝利了嗎?
許多人第一反應是:當然!君不見815日本宣布投降;903盟軍正式受降;909中國正式受降,事實明擺著不容置疑。
是的,戰爭結束了。但日本人並沒有落敗——或者是並沒有承認失敗,這一點卻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實!天皇宣布投降用意很明顯,是不想再讓民眾受到傷害——美國已扔下兩顆原子彈,蘇聯也開戰了,戰爭蔓延到了本土,形勢明擺著是輸的。而日本一連串戰後的所作所為可以看出日本人在盡最大的努力將戰爭對他們的傷害減到最小(包括在東京受到國際審判的甲級戰犯——他們即將為國捐軀的武士們)。戰後數十年來,日本人忍辱負重,默默耕耘,就是為了重塑過去的輝煌。從這一點來說,他們從來沒有落敗。
反之,中國人抗戰勝利了嗎?在這裡,我並非想長他人志氣滅自己的威風,但事實上,從戰爭開始,我們就一直處於下風。918開始,我們的國家不做任何抵抗,任由東北淪陷。直到77之前,當日本人積蓄力量,准備全面入侵時,我們卻在作窩裡斗!即使全面抗戰開始,我們的軍隊也是且戰且退,直到強大的敵人被更強大的對手擊倒。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的意志沒有被擊垮,國難當頭,原來四分五裂的國人團結起來,在佔絕對優勢的敵人面前英勇抗戰,屹立不倒。從這一點來說,我們是取得了勝利(哈哈,這一點絕對不是阿Q精神)。
然而,戰後中國的舊政府沒有取得戰勝國應得的一切,包括道歉和賠償。而新的政府更為了所謂的中日友好而把過去的一切一筆勾銷,慷人民之慨!感覺就像我們被一直窺視我們家園的強鄰闖進殺了人搶了東西而我們只是輕輕責罵兩句:以後不要再犯了,我們還是好鄰居嘛。強鄰樂得有此好鄰居,當然一邊嘴裡打著哈哈應著,一邊躲在家裡暗地又在重新盤算。要知道我們那時還是一窮二白,沒有任何本錢慷慨。縱觀歷史,日本通過甲午戰爭勝利從中國那裡取得了巨額的賠款,日積月累成為一個強國,然後以此為資本再次入侵。二戰雖然輸了,但他們沒有道歉和賠償,逃避了發動戰爭該負的責任,逃避了入侵別國該有的懲罰。很快他們恢復了強國的經濟,很快又有了過去軍國時期的傲氣。看著中國在日益強大,他們已把中國作為第一假想敵,中國威脅論的教育和刪改歷史同步進行。直到現在,當國際言論一再呼籲,當曾飽受傷害的亞洲人民一再要求日本正式向受害國道歉時,日本人高傲的頭卻一直沒有低下。
對於如此結果,你可以認為我們取勝了嗎?——我們的家園盡被焚毀,我們的人民慘遭凌辱,而真正的凶手卻逍遙法外,並對過去的所作所為矢口否認。
有人說泱泱大國該有容人海量,有人說要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本人無意要挑起事端,也無意在此討論解決辦法。只是想在這裡向大家提醒一下,我覺得對於這樣一個沒有誠心正視過去過錯的「好」鄰居,我們應保持一種清醒的態度,保持一份必需的戒心,保持一個追討的權利。只要一天日本軍國主義還存在,只要日本政府沒有正式向所有受害國家誠心道歉,我們就要堅持一份信念,並將這一份信念傳承延續下去。
從918到815,只是一個戰爭的結束。和平來之不易,我們不希望有新的戰爭制造新的痛苦。但現實是存在著一種沒有硝煙的戰爭,開始於815之後,那就是對歷史的反思和否認之間的戰爭。只有我們把仍然歌頌侵略戰爭的苗火熄滅,戰爭的威脅才會不復存在,新的918才不會出現,那麼到那個時候我們或者我們的後人才能說:抗戰勝利了。